退化性關節炎
有許多不同原因所造成的骨關節炎,或稱做變質性關節炎。一般是關節軟骨在不當或重複受力過度的情況下磨損,或是關節囊滑液分泌異常,造成疼痛、腫脹、發炎,周邊骨增生骨刺、骨頭直接磨擦發炎、關節腔變窄、關節變形、行動不便。
發生部位是全身上下關節都有可能,最常見的是膝關節、髖關節、頸椎、手指關節,而退化不限於高齡銀髮族,也不是不可逆無法改善的。
危險因子:
一、關節曾經受過傷和運動傷害、骨折、韌帶受傷損傷。
二、肌少症致關節支撐力不夠。
三、工作性質需要長期負重或久站而加速退化。
四、體重過重加速關節磨損。
五、先天家族遺傳。
六、性別因素(女多於男)。
症狀:
一、無法久站或久坐,活動力下降。
二、關節僵硬。
三、走路或活動時出現卡卡響聲。
四、關節無法正常活動甚至產生變形。
防治方法:
一、生活形態改變,體重控制並加強肌力訓練。
二、症狀治療,改善肌力、姿態,舒緩疼痛與恢復周邊軟組織。
三、疼痛治療。
四、玻尿酸注射以提供關切強的潤滑程度.五、增生療法注射prolotherapy與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的PRP搭配使用,需詢問專業醫師意見。
人工關節置換手術:
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是醫療的最後手段,並非一勞永逸,使用年限約10-12年,骨質欠佳的人也不盡然適合,手術之後仍要配合相關的復健與保健保養。
生活預防:
一、正確坐姿站姿,避免駝背、翹腳、站三七步、久站、久坐、長期穿高跟鞋。
二、飲食注意補充蛋白質、鈣質、維他命D3與適度的曬太陽。
三、避免重複固定的動作,或增加休息的時間及次數,休息時可以適度的舒緩按摩。